最近VR无线方案的井喷,让POPPUR想起一个故事:

在上个世纪50年代,4分钟被当作人类1英里(约1.61公里)长跑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,而“4分1秒”的记录经过十年之久也未能打破。当时大量的医学期刊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,从身体结构上分析要打破这个记录是不可能的。但是在1954年,长跑运动员兼医学生的罗格·班尼斯特,在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后,终于在一次比赛中突破到3分59.4秒,成功地打了众多医学专家的脸。而更加精彩的是,在罗格·班尼斯特完成突破后,众多追风之子似乎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虽然能达到这一成绩的人不多,但是十年来没能突破的记录,随着第一个人的出现后都凭空冒出来了,于是4分钟的flag也只能当成笑料来看。

Mach-2K

虽说人体和科技的速度不能同一而论,但是最近VR无线方案的发展步调和上面的故事完全一致:在HTC Vive无线方案出来之前,人们纷纷表示无线传输无法满足VR需要的画面质量;然而自从TPCAST升级套件出现之后,RivvrMoVR、Mach-2K等无线技术和方案就挡不住了。

其实当时认为VR无线传输难以实现也是“理所当然”的,就算到现在,虚拟现实技术的局限性仍然相当明显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,传输最基本的1920*1080@60fps视频也需要3.9Gbps的带宽,而目前主流的无线802.11ac标准只能达到1.3Gbps,就更别说画面质量更高的VR设备和内容了。当然压缩视频数据也是可以的,但是各位都知道实时压缩不仅会降低视频质量,最关键的是还会产生时延——而延迟造成的VR晕动症显然是更加严重的问题。虽说提升电脑性能够有效减少延迟的产生,但是成本提升的话就轮到消费者不肯买账。贼纠结...

TPCAST演示效果

TPCAST的出现似乎让无线VR的问题得到解决,虽然他们并没有公布技术上面的细节,但目前普遍认为是采用了毫米波通讯技术“WiGig 60Ghz”——后者理论上能提供7Gbps的传输带宽,基本可以让电脑渲染的原生视频传输到HTC Vive上。

Mach-2K:要实现单眼4K分辨率的VR无线方案

据POPPUR了解,Immersive Robotics公司提出的Mach-2K技术,同样是从提升传输速率和数据压缩方面入手。而他们的成果让玩家在普通的WiFi环境下体验无线VR,代价是2~3ms的延迟和“微不足道”的图片质量损失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公司从零开始编写一个视频压缩算法,在不影响大家的观看体验下,将视频数据量大大减少,并且最终将压缩和解压功能集成到一个小模块上。至于他们想要支持的设备参数就比较厉害了:

  • 分辨率支持2160 x 1200;

  • 帧速率支持90Hz;

  • 整体延迟在20ms内;

  • 计划达到分辨率每眼4K、帧率120Hz。

虽然说技术的进步是令人兴奋的,但是如无意外的话,这些无线方案模块还是需要大家掏腰包,小小的TPCAST模块也需要1499元,配合上HTC Vive和高配置电脑一不小心就奔着两万块去了。看到这个价格,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感叹虚拟现实的震撼效果,然后静静地回家看电视去了...

上一篇:麦当劳儿童套餐还在送玩具?汉堡王都已经玩起AR游戏了
下一篇:索尼VR也服软?Jaunt VR即将登陆PSVR和小米VR平台

与《无线VR技术大跃进?Mach-2K也要成为HTC Vive的“剪刀”》相关的内容: